1、环保税至严抓严打
2018年4月,东莞制定实施《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据统计,累计清理“散乱污”企业13073家,其中关停取缔9553家,整治改造3520家。
2019年2月,吴江盛泽发布《关于开展纺织后整理和整浆并行业环境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存在环境违法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其实环保整治并不是不让生产,只要合理排放即可。2018年,我国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以此取代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
由于“环保税”是定额税率,即多排放多缴、少排放少缴。因此,环保税负的差异,会带来企业产品价格等差异。环保税以“优胜劣汰”倒逼企业主动减排,履行环保责任,从而促进企业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发展更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产品。
2、染价疯涨下游利润缩水
受响水事故影响,造成染化料价格暴涨,甚至部分染料断货,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4月15日,新的一周开始,朋友圈里染料销售不断提醒染料价格进行新的调整,甚至表示无能为力。
染料价格涨势凶猛程度令人咋舌。如今,购买染料的原料成本,已经由原来10%左右,上升到如今的20%~25%。
在整个印染产业链中,印染厂相应处于尴尬地位,上游染料公司处于集中地位,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染料公司借机对染料进行调价,由于染料企业相对处于优势,印染厂作为染料下游企业,染厂数量众多,且处于分散状态,面对染料价格上涨,被动接受。
对于原料如此上涨,现在很多印染厂也只能无奈接受,纷纷上调涨价,将成本转移至下游,后续染费上涨趋势明显,纺织老板的利润又要缩水了。
3、中美和谈协议迟迟未见
中美贸易和谈仍在持续,虽然市场抱有很大希望,但协议迟迟未签订,多半让关注市场的人士表示担忧。其次则是中美贸易问题下造成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2018年1-12月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57万吨,同比增长36.2%。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从USDA公布的出口周报来看,2019年2月份开始中国买家对2019/20年度美棉的签约进口呈现持续发力状态,从周签约1000吨到4000吨、7000吨直至2.67万吨,这些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中美贸易战阴影已然存在,对于一些严重依赖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选择多方渠道供应才是关键。
4、旺季不旺该是“三下”信号
今年的三月小旺季行情一般。如今已经到了4月中旬,订单依旧不见起色。很多老板认为,今年的“金三银四”怕是要黄了!其实纺织市场有“三上三下”的说法,三年景气周期已至,接下去市场将会出现产品价格涨幅放缓、成交下滑、生产订单环比回缩等“降温”信号。
对纺织老板来说,如今在这个旺季遭遇到了“寒潮”,是大家都想不到的,从年后到现在,每每盼望着订单的到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然而不光是订单的问题,同时还要每天、每周去关注原料价格波动,每每收到涨价函通知都心惊肉跳,心里不断地盘算:原料没了的确是要买了,但这回是真要上涨了?还是试探性的?
转自:全球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