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将昆曲艺术纳入义务教育课程的建议,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高度重视在中小学校开展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在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教育载体、强化协同联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加强课程建设
2023年3月
教育部修订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均包含戏曲等方面内容。如:
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等相关文化活动;
历史课程鼓励学生探寻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具体历史信息;
艺术课程引导学生对戏剧(含戏曲)艺术作品进行初步欣赏和分析。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设置“戏剧创编与表演”等模块,音乐课程要求学生“学唱我国戏曲唱段及中外歌剧选段”……
这些课程,引导学生体验艺术中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021年1月
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中小学课程教材要引导学生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
丰富教育载体
在全国中小学校建设3369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其中戏曲类377所,包括京剧、昆曲、评剧、越剧、沪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
每三年各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专设戏曲项目,现场展演期间设有戏剧戏曲专场演出,加强戏曲展示交流,以展演带动各地各校学生戏曲社团建设。
积极建设并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新媒体,设立“优秀传统文化”等专栏,上线一批包括戏曲在内的优质专题教育资源。
举办全国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强化协同联动
会同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定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宣发〔2017〕26号),积极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在大中小学开展戏曲文化通识教育。
会同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主办普惠性艺术教育项目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学生近距离接触、体验包括戏曲在内的经典艺术提供了丰富优质资源。
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办公共发〔2022〕29号),指导各地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继续做好“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博物馆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拓展课后服务内容,加强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素养培育,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
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加强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发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戏曲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天才智库元宇宙:tczkyyz.com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