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硝酸硝铵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调整产品结构,装置规模逐步合理化,产品价格明显上扬。这是记者在近日太原召开的2019年硝酸硝铵行业工作会上获得信息。
调结构去产能成效显著
在政府引导、政策促进、市场竞争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硝酸硝铵行业调结构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硝酸产能合计1964万吨/年,同比下降0.5%;硝铵产能合计1088万吨/年,同比下降3.1%。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据统计,近几年共退出硝酸产能310万吨/年,退出硝铵产能275万吨/年,部分大企业也加入到退出行列中,如安徽淮化于2018年7月停产;广西柳化于2019年3月正式停车。
随着落后装置的退出,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常压法、高压法、综合法等落后硝酸产能占比不足2%,双加压法硝酸产能占比达96.7%,中压法硝酸产能占比为1.5%。
另一方面,更有生命力的新建产能不断形成。中压法及单加压法硝酸装置由于适合中小规模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山西交城地区,一批新装置陆续建成投产,目前产能已达30万吨/年,在建和规划产能还有55万吨/年。
装置规模趋于合理
随着国产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硝酸硝铵行业装置大型化进程加快。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27万吨/年硝酸装置有31套,产能占比42.6%;15万~27万吨/年装置有48套,产能占比37.2%;15万吨/年以下装置有35套,产能占比16.5%。50万吨/年以上硝铵产能占比29.4%;20万~50万吨/年硝铵产能占比62.5%。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我国首套36万吨/年硝酸装置在万华化学成功投运,国产化率达95%;重庆华峰36万吨/年硝酸装置也将于2020年投产。
在装置大型化发展的同时,为了满足下游硝酸盐和硝基肥等中小企业需求,5万~15万吨/年的单加压法/中压法硝酸装置也得到快速推广。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硝酸硝铵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效益实现提升。
据了解,为适应民爆新技术和管控要求的变化,一些企业提高多孔硝铵和液体硝铵的产量;为适应农业领域对硝态氮的需求,一些企业增加硝酸铵钙等硝基肥的产量;为开拓新的需求领域,还有一些企业积极发展高端硝酸盐产品。
此外,硝酸镁和硝酸钙等中量元素硝基类肥料发展势头较好,在山西交城和山东等地布局较多。
产品价格明显上扬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硝铵平均出厂价1875元(吨价,下同),同比上涨18.2%;多孔硝铵平均出厂价2016元,同比上涨18.4%。今年上半年,硝铵价格虽小幅回落,但相比前几年仍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出厂价1880元,其中多孔硝铵平均出厂价1920元。
业内人士分析,硝铵价格上涨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相继退出,产能下降,行业集中度提升;二是原料价格上涨,2018年原料液氨平均出厂价3069元,而今年上半年均价上涨至3014元;三是下游需求恢复,民爆行业对硝铵需求小幅增长,硝酸盐、硝酸铵钙需求总量稳步提升;四是自去年以来,我国氮肥市场并没有像化工产品市场大幅下滑,价格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始终平稳有序。(记者 姜小毛)
转自: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