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商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燕农:以药养医成病象才有药品回收乱象

   2013-09-13 IP属地 浙江衢州网易财经7990
核心提示:【慧聪制药工业网】燕农(高校教师) 非法收售药品“繁荣”,究其症结,是以药养医体制下的过度诊疗和无度的大处方。 据报道,“高价收药”“最高价收药”“特高价收药”……以往“盘踞”在现实生活中的收药广告,近年不但没有禁绝

    【慧聪制药工业网】燕农(高校教师)

    非法收售药品“繁荣”,究其症结,是以药养医体制下的过度诊疗和无度的大处方。

    据报道,“高价收药”“最高价收药”“特高价收药”……以往“盘踞”在现实生活中的收药广告,近年不但没有禁绝,反而转战互联网继续“叫嚣”。

    民间存了不少的过剩药品,固然与“中国过半家庭储备药品”的习惯有关,但却不是非法收售药品的主因。过剩药品非法流入市场的关键是,一方面,部分人利用医保卡、公费医疗卡多开药倒卖、套现;另一方面是医生通过各种渠道从医院开药倒卖。

    很多问题,按照逻辑链都能推导到监管漏洞上。但有时候,监管只是外围治理。

    数据显示,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共计8万人左右,却监管着全国近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40万家药品流通企业以及230万家餐饮企业等。有限的监管队伍与庞大的企业规模对比,即便是抽检,恐怕也做不到监管全覆盖。事实上,就非法收售药品来讲,再严密的监管,在目前情势下也难覆盖每一张医生处方或医疗卡。

    非法收售药品“繁荣”,归根结底是有过剩的药品流向市场。究其症结,是以药养医体制下的过度诊疗和无度的大处方。当多开药品较为畅通,甚至习以为常,必然要催生剩余药品的非法倒卖。

    美国没有具体关于家庭废弃药品处理的法律规定,也就谈不上在药品回收方面的监管。但是,美国医院在保险公司的约束下,一般不开大处方,因此也就很少有过剩药品。以此来看,以药养医的体制才是药品回收乱象的根本症结。

    需要测算的,过度诊疗、大处方和高药价所吞噬掉的财政对医保基金的补贴,够不够支持医药分家后的医院运行,如果大体相抵,改革就需要加速。

责任编辑:白颖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源自网易财经发布的内容,本站会员编辑发布。
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info@1688b2b.com。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http://www.1688b2b.com/news/show-22.html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行业知识,产业动态、产品指南、产品应用等原创性内容优先审核发布。】
1、提交粗糙的广告软文或者对用户无任何帮助、无价值的文章将无法被通过审核。
2、发布内容时请选择合适的栏目归档。
3、严禁类同内容重复发布及标题堆砌关键字。
4、文章内容须与标题有一定相关性。
5、排版精美工整用户才愿意去看
6、以上不合规一律不予审核直接删除
7、审核时间一般24小时内,优质文章优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