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商务网讯: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并为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设定了禁止使用的时间表。同时规定,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和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
目前,各类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实在很多,要做到禁止不用,确实不易。需求摆在那儿,禁用不可降解的,就必须有相应可降解的塑料替代产品顶上去“救场”。“禁止+替代”,治理塑料污染的路子无疑是正确的。
随着我国塑料行业的技术进步,近年来,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生产可降解塑料替代品。单从技术层面看,完全能够满足治理塑料污染的要求。但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叫好不叫座,推广并不顺利。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虽然绿色,但不经济”。
节能环保的产品或政策措施要能推广开来,首先必须经济合算。循环经济、环境友好方案如果不能做到“经济”,就不会有生命力。如果仅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决不会有生命力,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会有好的推广效果。这些年来,一些节能环保产品,大都轰轰烈烈地开场,静悄悄地黯然收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市场选择的内在规律,“经济”可行性出了问题。
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就明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检视十多年的实践可以发现,这一“禁塑令”并没有真正落实。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就是因为价格比普通塑料制品贵。即便如此,生产厂家的利润率仍不如生产普通塑料袋。于经济可行性太差,生产者、销售者从中挣不到钱,消费者嫌贵不愿意用。这就形成了对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不愿意生产,老百姓不愿意使用”的尴尬情形。
每每遇到这类问题,人们想到的办法往往是要求政府给予补贴。但仅仅依赖政府资金政策支持,而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那么这种运行模式在实践中就难以大规模采用,也注定难以持久。
当下,人们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数量巨大,政府投入奖金补助可降解塑料替代品的生产销售,短期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因为,投入少了,杯水车薪,效果不彰;若长期投入巨资,财政则负担不了。
推广使用可降解替代材料,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终极方案。但可降解塑料行业在国内发展已经超过20年,却迟迟不能大规模推广。要破解这一尴尬状况,必须集国家之力进行科研攻关,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工艺技术的研发,切实将可降解塑料的经济成本降下来,大力提高可降解塑料的经济可行性,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唯有如此,塑料污染才可能得到有效地治理。
原标题:着力提高可降解塑料的经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