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跌宕起伏,石油石化行业首当其冲。10月底,布伦特油价再次大跌,跌幅在6%~7%,创下过去几个月来最大跌幅。
Winter is coming凛冬将至。
刚刚告别“多事之秋”的国际油价,能否熬过这个冬天,迎来春暖花开?
油价下跌:“都是需求惹的祸”
10月底,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创下4个月以来新低。
几个月的稳定为何突然迎来大跌?
1.导火索——利比亚复产
10月23日,利比亚各方签署停火协议,接下来准备提高原油产量。在全球原油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下,利比亚增产无疑加剧了全球原油库存压力
2.深层原因——欧美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
“数百万人失业,更多人在家办公,人们不再通勤,也不再和朋友家人聚会,甚至不出门购物”。分析师表示,民众日常出行需求的下降,使得原油市场雪上加霜。
3.“欧佩克+”计划实施增产
需求萎缩的同时,市场却预期原油产量增加。
由沙特、俄罗斯领衔的欧佩克+联盟在第二波疫情席卷欧美之前计划实施增产。
4.美国大选形势扑朔迷离
市场对美国能源政策难以作出准确预期,市场信息受到影响。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行趋势并未持续。市场不稳定因素虽多,但稳定市场的力量也在悄然崛起。
油价回升:多种因素稳定市场
11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大幅上涨,重回40美元/桶关口。
从大跌到大涨,国际油价经历了什么?
1.直接原因:美国原油库存超出市场预期显著下降,以及新冠疫苗研制突破的利好消息刺激油价上涨
2.“弥补”因素:欧佩克+联盟迅速表示将考虑延迟增产计划
虽然尚未形成确定政策,但各方透露出的延迟增产甚至继续减产的消息提振了原油期货市场信心,直接刺激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3.自然灾害:热带风暴泽塔提前登陆墨西哥湾,该地区部分原油生产被迫停止
“欧佩克+”减产救市压力陡增
多事之秋,大家对“欧佩克+”的期待很直接:减产!减产!减产!
它的体量实在太大了,组成“欧佩克+”的国家控制着全球超过50%的石油供应,90%的证实石油储量。
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俄罗斯等石油国家都是这个组织的一员。体量大,话语权也大,减产责任自然就大了。
“欧佩克+”减产执行情况
第一阶段:减产规模970万桶/日(2020年5月1日~6月30日)
第二阶段:减产规模770万桶/日(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
第三阶段:减产规模580万桶/日(2021年1月~2022年4月30日)
在国际能源署发出“市场容纳石油能力仍有限”的最新预警后,业内普遍呼吁“欧佩克+”重新评估明年1月开始的第三阶段减产规模。“欧佩克+”下一轮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30日~12月1日召开。
每次减产计划,执行起来都曲曲折折,这次减产,能如愿吗?
【大咖谈】
2019年末,雷斯塔能源的市场研究负责人曾预言,2020年的油价走势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不出现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二是欧佩克继续减产,三是国际海事组织新规的执行(即引入新的刺激因素)。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随着新冠肺炎病毒脚步到来。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力军,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大减少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好在中国快速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经济迅速恢复增长,成为托底今年中期油价的主要支柱之一。
仅从油价走势曲线来看,2020年基本呈现一个触底反弹的态势。但是,今年的不可预期性和复杂性,即便临近年末,也不便贸然做出任何有关油价走势的短期预测。
转自: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