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国际油价断崖式下降对石油上游业造成巨大沖击,给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单就供需关系而言,“低油价”今后将是常态。然而,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手段,油价突发性的大起大落,出现形形色色“期货负油价”一类的陷阱也是大概率事件。鉴于近二三十年内,油气依然是主要能源之一,因此,怎样直面油价跌宕起伏,化危为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必需认真研究的战略问题。
立足国家层面,统筹全局,谋划未来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在开发矿产资源目的上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存在差异。前者是将资源转化成公众的、长远的和可持续的利益;后者是从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净现值。它们的经验表明,唯有同时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才能使石油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在这点上,我们认识有偏颇,实践有差距。
自上世纪末我国油价和国际油价并轨以来,经历了多次“低油价”,冲击上游业甚至是灭顶之灾。同时,也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益的新动力;而对于国家,对于我们这样的石油进口大国按理应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每一次“低油价”,油公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渡过难关。但国家是否充分抓住了“低油价”机遇,显著提升了油气保障程度?显著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
影响油气需求的因素很多,要综合考虑对巴黎气候协议的承诺、节能、能源清洁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进展等方方面面后方能确定。显而易见,离开了政府,单靠企业或市场,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预测每个阶段的需求量,应设计多种方案。例如“十四五”期间,可以我国2019年实际消费量为基数,形成低于、等于或高于多个方案。同时,对各阶段的油价也要有多种设想。做到“未雨绸缪”,方能从容应对各种情景的出现。
要进一步落实“国内为主、国外补充”的发展方针。这里的“为主”、“补充”指的不是数量的多寡,而是指战略地位高低。历史一再证明:国内资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国内发达的石油业是主动、有效利用国外资源的基础。石油上游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因此,“低油价”时期,要保证投入,找储量、建产能的工作一刻不能松懈。如果条件允许增加进口油气数量,国内产量可相应减少。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经济和政策问题,政府应协助企业逐一解决。
要充分利用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大国和最大油气进口国的地位,依靠可观的国内油气产量、国外的份额油气,巨大的进口油气量,通过增产減产,增仓減仓;积极参与国际上有关条约、协议、规定的制定等手段提升我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话语权”,变被动因应为主动引领。
从实际情况出发,精准施策,提高效益
油气勘探开发是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必须讲究经济效益。目前看来,提质增效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分清主次调整生产结构。矿产资源存在“级差性”,因而“先易后难”。“先肥(富集高产)后痩(低品位,含非常规)”,是开发矿业遵循的一般规律,也是保障经济效益的关键。近年来,逾越发展阶段,过分沉迷某个局部而忽略全局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悖前述规律,应当尽快予以纠正。“十四五”乃至更长些时间,我们的发展战略应该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提高采收率,提高储量动用率,其次,要举全国之力,加快浅海油气区发展,第三,加快机制体制创新,重新认识评价松辽盆地,第四,要锲而不舍,探索新区、新领域。
二是广泛采用先进而适用的新技术。要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实现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关键设备完全国产化。
三是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四作业区,桶油操作成本降低20%,靠的就是“精准开发,效益提一点;精细管理,能耗降一点;抓细干实,成本省一点”。
四是矿权管理改革见实效。政府部门要下功夫帮助新入围的外企克服“水土不服”;帮助民企尽快“进入角色”,使油气资源得到充分、及时、节约合理的开发利用。
“低油价”时期是扩大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好机会。但能否大幅度增加储备库容是能否用好机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国家、企业和社会要齐动手,多层次扩大库容;采用地上建罐群,水上用船当浮动储罐,油气回注,保留部分富集高产产能,多方式扩大库容。
利用枯竭或有一定采出程度的油气田作为储油气库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库容。地下储气,业已实现;地下储油,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攻关。冀中地区的潜山油田可以作为首选目标,攻克了一个潜山,就相当在地面上建成了成百上千万吨的油罐群,而且这个罐群就位于京津冀经济圈的腹地。将一部分富集高产储量(如新近发现的渤中19-6油气田),“建而不采”或“建而少釆”,作为调峰和应急之用,毫无疑问符合国家利益。然而,油公司要牺牲部分现实利益。为此,国家应制定专项政策,修改绩效考核办法,协助技术攻关,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作者系中国石油咨询中心专家)
转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