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商务网讯: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近日,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实施。
广泛征集各界意见,实施前进行修改
从11月10日至12月9日,首都之窗网站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网站对《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为期30天的公开征集意见。期间,个人、企业、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积极建言。
意见建议普遍认为治理塑料污染对北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包括餐饮、电商、外卖、学校、社区等,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限措施上,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关注。
结合意见建议,行业管理部门逐条进行了研析,对《行动计划》进行了部分修改。例如——
餐饮业塑料污染治理部分,考虑到餐饮企业咖啡搅拌棒库存消化和替代产品采购周期实际情况,将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的时间调整为2021年6月底,增加6个月的缓冲期;同时吸管替代措施增加可重复使用吸管,调整为鼓励餐饮企业“使用符合相关卫生、安全标准的直饮杯、可重复使用的吸管等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
农业生产塑料污染治理部分,增加了“加大对农业投入品中塑料制品的监督管理力度”措施等;
建立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部分,增加了“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方案执行情况须向社会发布”措施;
绿色学校创建部分,增加“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减少塑料书皮等非必要塑料制品使用”措施。
充分考虑城市特点,提出三阶段目标
《行动计划》充分考虑北京市塑料制品消费型城市特点,充分考虑方便群众生活,着力抓好“一控、一减、两促进、三个一批”——
“一控”即严控塑料废弃物向环境泄露;
“一减”即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两促进”即促进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供给、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
“三个一批”即禁止限制一批难回收、易泄露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循环推广一批新型包装和物流载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体系;协同治理一批塑料污染突出的重点场所和沿线,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制度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到2022年
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充分发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阶段到2023年
全市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
第三阶段到2025年
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从十方面提出治理塑料污染的具体要求
具体来说,《行动计划》从以下十个方面提出了北京治理塑料污染的明确要求——
(一) 发挥北京冬奥会在塑料污染治理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制定并组织实施北京冬奥会落实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方案;广泛传播北京冬奥会治塑理念,推广复制成熟经验、技术和产品,引领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向国际最高标准看齐。
(二) 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
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全市范围禁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三) 推动六大重点行业塑料污染治理
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六大重点行业,强化减塑力度,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环境泄露。
对于餐饮业
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1年6月底,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
对于外卖平台
鼓励外卖平台在点单环节设置“无需餐具”等选项,并给予积分等形式的奖励。鼓励外卖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平台“专属绿色优惠券”等引导消费者选择。
对于批发零售
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含门店或电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3年底,北京市建成区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全面实现集中购销。到2025年底,北京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对于快递业(含电商自营快递)
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22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底,全市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
对于住宿业
要求到2025年底,逐步扩大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范围,并将实施范围扩大至乡村民宿。
对于会展业
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市建成区举办的各类展览、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对于农业生产
要求到2022年底,基本建立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废旧农膜和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四) 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治理
聚焦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重点场所,河道、公路、铁路、背街小巷等四类重点沿线,协同推动塑料污染治理。
对于重点场所
以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契机,在四类重点场所试点开展外卖餐盒和包装袋等塑料废弃物单独回收工作,探索适宜的回收模式,逐步提高重点场所塑料废弃物的回收质量和比例。
对于河道及其沿线
在临近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等重点河段沿线,持续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强化河道沿线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制,从源头防止塑料废弃物污染水体。
对于公路沿线
重点针对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重点路段沿线,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对于铁路沿线
将铁路沿线护网或围墙内外的塑料污染治理,与清理堆放垃圾等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强日常巡查与问题协调处置。
对于背街小巷
将塑料污染治理纳入“门前三包”责任制、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落实街巷长监督督促、宣传动员等职责,有效治理背街小巷塑料污染。
(五) 开展减塑生活创建
以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行动为契机,将相关治理要求纳入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典范引领作用,示范带动全社会参与塑料污染治理。
对于节约型党政机关创建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率先实施更加严格的塑料制品禁限、替代措施;机关单位食堂禁止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杯子;各类会议不得主动提供塑料瓶装饮用水和一次性塑料杯。
对于绿色学校创建
将塑料污染的危害、塑料污染防治等内容纳入课程,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引导环保绿色产品采购,减少学校食堂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餐盒的使用;在产生塑料垃圾较多的区域设置塑料瓶回收设施;减少塑料书皮等塑料制品的使用。
对于绿色社区创建
将倡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等内容纳入社区绿色生活行为公约。开展绿色生活主题活动宣传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内容。与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把塑料废弃物清理作为其中一项重点任务。
对于绿色家庭创建
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与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相结合,倡导全市家庭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六)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培养市民减少乱丢塑料袋、烟头等废弃物的不文明行为,开展控烟公益宣传,将丢弃烟头的环境危害作为烟草危害宣传的内容之一。将塑料污染治理与开展健康北京行动结合,倡导市民主动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七) 建立重点用塑单位报告制度
先期在市级党政机关、连锁超市、邮政快递、餐饮外卖、电子商务平台等领域,试点建立重点用塑单位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重点用塑单位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后续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完善。
(八) 全面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塑料领域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塑料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
(九) 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监督执法
加大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力度,充分发挥12345等平台的监督作用。
(十) 加强组织推动
建立北京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将塑料污染治理纳入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完善政策措施。
治理塑料污染,人人有责
《行动计划》正式实施,对于治理塑料污染,广大市民和市场主体需要做出哪些转变?
(一) 广大市民需要做出哪些转变?
治理塑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广大市民既是绿水青山的守望人,更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行动者,应当养成“低塑”生活习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按需点餐、厉行节约,若有剩余或外带尽量使用自带餐盒打包,减少一次性餐盒、塑料袋使用;
点外卖时尽量选择“无需餐具”,在办公场所自备餐具、水杯;
旅行住宿自备洗漱用品、拖鞋等;
旅游聚会随身携带水瓶、吸管,减少一次性塑料餐饮器具使用;
到商场超市购物时尽量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购物车或其他盛装器具;
快递包装尽量重复利用;
不乱扔塑料饮料瓶、塑料袋、烟头和其他塑料垃圾,随手清理身边的塑料垃圾,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投放;
在特殊场合下必须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时,尽量选择纸基或生物降解制品进行替代。
(二) 市场主体需要做出哪些转变?
商场超市等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应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做好替代品供应,努力为顾客提供绿色和便利的消费体验——
商场超市
替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减少生鲜果蔬一次性塑料包装,为消费者提供可重复多次使用的环保布袋和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等,方便消费者购物,也可提供购物篮、筐租借等多种服务,引导消费者环保购物、绿色消费。
集贸市场
加强和规范使用塑料购物袋,杜绝超薄塑料购物袋的销售和使用,鼓励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
书店
可采用简易捆扎、牛皮纸包裹等方式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药店
可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或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等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餐饮企业
可使用免吸管饮料杯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搅拌棒或木质咖啡搅拌棒替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采用可重复使用、可清洗消毒的餐具替代一次性塑料餐具,外卖打包服务使用纸质或生物降解塑料袋,以竹木或生物降解刀、叉、勺替代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住宿企业
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易耗品,按需提供的洗漱用品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可生物降解产品。
电商快递企业
可使用生物降解胶带、生物降解包装袋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物。可使用易回收、可循环、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物流配送器具。可在网点设立包装回收设施。
生产销售企业
停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等产品;停止生产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并尽快消纳库存,到2022年底前不再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保护环境,塑料污染治理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