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2022年特别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第三次续发行2022年记账式附息(十五期)国债(50年期)。
《通知》称,财政部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境内有关银行定向发行,人民银行将面向有关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本期国债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面值7500亿元,可以上市交易。
数据显示,12月11日,财政部在2007年发行的1.55万亿特别国债中,有7500亿元将兑付到期。而在此之前,多位专家均预计,参照历史经验,针对7500亿元到期债券的续作方式继续保持定向,而其余的特别国债则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境内商业银行发行。对于本次财政部定向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专家普遍认为更多是出于呵护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
7500亿特别国债
随着《通知》的落地,债券市场关注的2007年特别国债到期续作方式终于得到确定。
我国曾分别在1998年、2007年、2020年增发特别国债,分别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以应对提高金融危机下的风险处置能力;注册成立中投公司,提升我国外汇的投资管理能力;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建和抗疫相关支出以应对疫情冲击。
在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而记者注意到,财政部在2007年发行的1.55万亿特别国债中,简称为“07特别国债07”的债券将于2022年12月11日到期。
对于7500亿元特别国债是否会接续,多家研究机构均认为,财政部将比照2017年的做法,因而不会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影响。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冠南日前指出,参照2017年特别国债续作方式,预计7500亿定向发行的特别国债到期仍以定向形式进行续作,四季度利率债供给压力或有限。
在2017年8月,财政部发布通知称,2007年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将于2017年8月29日到期兑付。为做好本期特别国债兑付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采取滚动发行的方式,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地向有关银行定向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曾对此表示,此次特别国债滚动发行基本上比照2007年的做法,不会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影响。
根据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人民银行“可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预计央行将于发行当日启动现券买断工具,通过债券二级市场从金融机构买入此次滚动发行的6000亿元特别国债。
财政部在一级市场面向有关银行发行特别国债,当日央行在二级市场购入特别国债,不会对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形成挤出效应。综合而言,可实现财政债务总额不变、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变、相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变、银行体系流动性不变。
明年增发新一轮特别国债存疑
由于具备专款专用、用途灵活、不列入财政赤字、即收即支等特点,作为财政扩容工具的特别国债往往在经济发展面临稳增长与财政收支紧平衡双重压力时都会受到市场期待。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回升势头尚不牢固,市场曾多次呼吁发行特别国债。不过,不同于一般国债的发行流程,特别国债的发行流程首先需要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增发特别国债,调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随后由财政部根据议案规定发行特别国债,按特定用途使用并偿本付息。根据历史经验,从提请审议到最终发行存在一定时间。
今年经济发展工作已进入尾声,年内发特别国债可能性已较小。展望明年增量财政政策,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蒋飞认为:考虑到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以及明年稳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有专家建议,明年可考虑增发新一轮特别国债。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就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在收支大致平衡、坚持“房住不炒”政策与限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三个目标之间面临“三元悖论”。中央政府可考虑发行新一轮特别国债。通过发行国债来为各地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中低收入家庭发放现金类消费券,并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补贴。
不过,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蒋飞则认为,2022年财政政策呈现出“合理适度、不透支未来”的总基调,面对当前不断下滑的土地出让收入,短期再次大幅提高债务,加大财政杠杆只能饮鸩止渴,而只有不断推动财税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才能使得我国财政体系更为健康,让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得更远。
转自:证券时报网